
6月1日下午3时,徐克成院长《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出版发布会暨氢医学癌症康复论坛如期在穗举行,颠覆性的探索吸引了500多名医学工作者、著名电台媒体工作者、氢氧气雾化机RWE患者,各地癌症协会领导等慕名而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嘉瓒、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等应邀拔冗莅临发布会现场并慷慨陈辞,中国科学院吴孟超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王振义院士发来贺词。钟南山院士更是录制视频对《氢气控癌》一书的问世,表示祝贺。四大院士都对氢气控癌理论给予高度的评价和支持。
(视频版权属潓美所有,未经同意不得下载传播用于商业途径,否则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会伊始,徐院长和潓美团队花费数月心血制作的“宇宙、氢、人”的科普视频,呈现在大家眼前。直观生动的向现场嘉宾们展示了浩瀚的宇宙,拥有无穷力量的氢气,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氢气控癌》的作者徐克成院长上台致感谢词,向本书病例研究的设备–氢氧气雾化机发明人林信涌总裁,及作序的4位院士,表达致意。

吴孟超院士评论氢气控癌,是肿瘤康复的颠覆性探索。癌症是一种全身性可控制的慢性病,手术、放射治疗是局部消除肿瘤的主要手段;化疗是一种全身性治疗,由于其毒性和最终耐药,不可能作为康复手段。氢气的高度安全性、对癌细胞和对机体各系统得作用以及使用简单,使其可长期甚至终生应用。

汤钊猷院士说:“氢气控癌,我坚信不疑!”,他认为癌是机体“内乱”,不同于传染病的“外敌入侵”,光“消灭”不够,还要“改造”,氢气正是将“杀癌”改为“控癌”!

王振义院士认为徐克成教授提出的氢气控癌理论,实现了“与癌共存”、让癌症患者有质量地活下去的梦想,是肿瘤康复的革新性课题,值得探讨。
(未经同意不得下载传播用于商业途径,否则承担法律责任)
钟南山院士在视频中说明:应用氢气控制癌症,在理论上是有依据的!因为肿瘤的生成和发展与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有关,氧化应激引起炎症,慢性炎症又促进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加剧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和炎症均可引起细胞核DNA损伤和基因突变,或损伤线粒体,引起能量代谢异常。这些异常不断累加,可促进肿瘤发生和进展。

氢分子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并具高选择性(仅中和毒性活性氧自由基)、高弥散性和高安全性。目前已有不少实验表明,氢气对癌细胞的生长、运动、侵袭性,具有抑制作用。
钟南山院士还认为氢气吸入至少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期待更多临床试验的开展。
1. 癌症的辅助治疗;
2. 癌症的替代治疗,主要用于各种治疗失败或不能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
3. 对症处理。鉴于氢气对全身各个系统均有正面影响,因此用其改善全身状态应是很好的策略;
4. 用于“未病先治”,包含癌症的预防。
钟院士评价徐克成教授主编的《氢气控癌》报道的近百例“居家”吸氢的癌症病例,是对氢气控癌的首次“真实世界”性的探讨,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尝试!

发布会后,吴沛宏教授、汪谦教授、尹芝南教授共同主持了“氢医学癌症康复论论坛”,海军军医大学孙学军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马雪梅教授等分别从氢气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氢气与T细胞免疫、氢气对代谢的作用、以及氢气“改造”癌细胞等方面,做了严谨而精彩的学术报告,让“氢气控癌”从分子机制等角度得到更多的证实,来自钱伟博士的“一晚期转移性胆囊癌吸氢后康复”的病例报告更是激起了讨论的高潮。而这些研究多数是在潓美医疗的氢氧气雾化机的辅助下进行,当然更多的试验研究还正在进行当中。
上海市东方医院转化中心魏佑震教授系统介绍了潓美氢氧气雾化机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在钟南山院士的指导下,潓美至今已与全国51家教学医院(均为中国排名前百大)的专家教授,共同完成75项动物试验,陆续发表SCI文章32篇,并展开18项单中心和6项多中心的氢分子医学的人体临床实验,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氢分子医学研究项目。

潓美氢氧气雾化机获国际上近200项新型和发明专利,是潓美技术团队耗费8年倾心研制,并不断精益求精升级换代而成,投入巨大资金在氢分子医学的研究和理论推广上,在本次新书发布会及氢医学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们也纷纷对潓美氢分子和林信涌总裁的坚持科研努力不懈的精神表示敬意。
(视频转自看看新闻Knews综合)
6月2号早晨,上海东方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对《氢气控癌》的发布进行了专题报道,点击量破百万。
由于场地有限,我们对慕名而来但末能进入到会场的朋友们,表示深切的歉意。
《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由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创始人、荣誉院长、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徐克成教授主编,凝聚了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心”与“血”,报道了近百例“居家”吸氢癌症患者的随访结果,以故事的形式陈述多数失去常规治疗机会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吸入氢氧混合气候后,得到显著改善或“稳定”的真实案例,包括徐克成教授亲人和友人的现身说法,钟南山教授评价为氢气控癌的首次“真实世界”性探索。